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

热度:293

简介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psychonosema caused by 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伴随其出现的精神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也可出现抑郁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等。当血压急剧增高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常表现有意识障碍。就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而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等因素又常使病人血压持续升高。高血压病人对精神因素的这种敏感性,临床上有人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出现精神障碍的促发原因。一级高血压(轻度)指成年人收缩压持续≥18.7~21.1kPa(140~159mmHg),舒张压≥12.0~13.2kPa(90~99mmHg)。患者仅有全身及脑部细小动脉痉挛,部分患者出现脑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部不适,情绪易激惹,自主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或心前区不适感,以及睡眠障碍等。患者易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工作能力减低等。二级高血压(中度):指收缩压多持续在21.3~23.8kPa(160~179mmHg),舒张压多在13.3~14.5kPa(100~109mmHg)。患者脑部有小动脉痉挛、硬化,使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临床上可出现发作性焦虑、抑郁,同时伴有兴奋不安。少数患者可出现幻觉和妄想,但其情感协调,接触良好。三级高血压(重度):指收缩压多持续在≥24.0kPa(180mmHg),舒张压≥14.7kPa(110mmHg)。患者可表现为高血压脑病或危象,可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同时伴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暂时性偏瘫失语、假性脑肿瘤样综合征及心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原始名称 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
精选上位词 症状
病因

(一)发病原因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病因尚不明。可能与年龄增长、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高热量饮食等有关。多发生于40~50岁。无性别差异。在脑血管壁病变和血液成分、血流动力学改变基础上,加上长期情绪不稳、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因素,可引起血压持续升高,造成细小动脉痉挛及细小动脉硬化,并由此而产生脑组织供血不足甚至缺血,以致神经细胞发生营养障碍,产生一过性脑血管危象或导致精神障碍。一般发病急,进展缓慢,病程波动呈阶梯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终常发展为痴呆。(二)发病机制 在高血压病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睡眠障碍、脱水、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红细胞增多等多种因素,可引起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或血凝固性异常等因素,常常发生脑梗死,导致脑功能障碍。资料显示脑血流量降低的程度与痴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多发性梗死的梗死灶数量面积对痴呆发生有重要作用。痴呆根据颅内血管病损范围,病理分类为:1.弥漫性病变引起的痴呆:以大脑基底节多发性梗死较多见。病理解剖常见不同病期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血管可见广泛性粥样硬化。2.局限性病变引起的痴呆: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主要病理所见为脑动脉硬化。除了脑实质及脑血管病变外,也可累及视网膜与心肾等脏器。随着脑动脉硬化的严重发展可产生弥漫性脑萎缩。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