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饭店

热度:604

简介

《珍珠饭店》是塞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家名为“珍珠饭店”的私人影院里。 有抑郁的女编剧马格丽特,有欢愉的轻微姑娘,有三流歌星塞宁,有私奔爱好者蕾丝边。 在这里,每个人用爱创造了奇迹。最终选择寻找新生活或者留下等爱。 书内附赠由塞宁演唱的同名唱片一张。以及与故事情节相辉映的插图照片。 ⊙关于唱片 拥有美貌与实力的双栖女作家塞宁,用近一年时间,悄悄在北京录制完成新书的同名唱片《珍珠饭店》。 这是一张为最美青春而歌唱的唱片,它简短却有着绽开的美,相信她的歌声能令男孩珍惜身边的爱情,令女生默默淌下青春的泪珠。在开篇的歌声中,你或许会觉得塞宁的歌声有着冷,尔后而至的甜美却又令你恍若隔世。 整张专辑由北京新生代制作人王璐担任总制作,碟中分别为书中几个女主角量身定做,歌曲也由她们的名字命名。让你在阅读过后,通过歌曲对小说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难得的是塞宁拥有女童的梦幻声线,是那种未长大便历尽沧桑的感觉。一著名电台DJ在听完她的歌之后,抑制不住激动,告诉媒体说这是难得的声音,之前内地缺少如此可爱又有个性的声音。 而内地最具风格的独立音乐杂志——《非音乐》在最新一期选用了一首塞宁的“轻微”,其主编彭洪武热情推荐了塞宁这张单曲唱片,他相信塞宁的清新气质和她这个焕然一新的“寿桃团队”必然会带给华语音乐一些新的活力。 而塞宁这次的,无论是音乐、歌词、还是视觉上和个人网站都拥有惊艳且不俗的新鲜感,虽然没有唱片公的介入,但塞宁和她的朋友们所构成的这道独特的青春风景线却令人回味再三。 《珍珠饭店》一书讲述了几个女孩子在一个名叫珍珠饭店的私人电影院里发生的感情实践,从冷到暖,从绝望到希望……为了配合发生在每个主人公的背景与性格,每首歌的曲风都不同。有 Indie pop、chill out、folk pop、英伦摇滚以及 air 般的浪漫电子。虽然只有5首歌,却五味陈杂。 因为低调,让塞宁的出现显得格外意外。瓜分了我们的视线。 书于五月中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届时唱片将于书中附赠给读者。虽然已经开始有多家公司向塞宁表示签约之意,但塞宁仍然保持观望,她也许并不想打破自己是名自由作家的身份,音乐对于她来说也许只是一枚偶尔口含的糖果或药丸。甜一下苦一下心酸一下。 这珍珠般的音乐伴着塞宁轻微、舒缓的歌声就如迷人春色,于心头荡起片片涟漪,而痛苦也开始变成欢乐——彭洪武 (《非音乐》监制、《WIND》主编) 内地一直缺乏这样有个性而温暖的声音——电台DJ欧阳 ⊙关于珍珠饭店 青春是一场光影重叠的梦境,少女时代尤其不易,甜一下苦一下心酸一下,五味杂陈……失忆少女马格丽特,被外婆视为不祥之人。外婆留下的遗言让她精神崩溃,患上了自闭症。她拒绝了男友杨佐罗的爱情,杨为纪念他们夭折的爱情开了一家叫“珍珠饭店”的私人电影院。马格丽特在影院中观影写作,幻想捡拾起童年的记忆,认定那儿才有快乐。在影院中她遇到了天真浪漫的轻微,追求新鲜刺激的蕾丝边、古怪而善良的格桑……她们在各自命运中或挣扎或沉溺的爱与痛的经历,触动了马格丽特,激发了她重返现实生活的勇气。本书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一部观察精细剖析深入的小说,精美、时尚、可读,标志着“80后”一代在写作上走向成熟。 这部小说以异常精细的观察和异常深入的心理剖析揭示了当下都市年轻一代的困扰、焦虎、不安和希望。塞宁的才华在于她始终能够的激切地倾诉和剧烈的投入之中,有一种冷静和反讽的间离意味;在近于刀锋般尖锐的表达中时时透露出温厚和诗意。她的作品属于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新中国”的丰富性的象征。——张颐武 (著名学者、教授) 《珍珠饭店》在怡情说性中发人深省地就回忆与遗忘、亲近与冷漠、情感与欲望、寻找与迷茫等人性与人生话题出发自己的扣问;准确的语言与微妙的感觉,引人的叙事与忧伤的题旨,呈示了一个满带女性视角和具个卓具个性气息的文学新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把握与探望,标志着“80后”一代在写作上的走向成熟。——白烨 (著名文学评论家) ⊙“戏”味音乐——塞宁《珍珠饭店》 蛰伏两年后,80后女作家塞宁交出了一本名为《珍珠饭店》的长篇小说;而这次,她的身份不再单一,静静地过渡到一个她还极为陌生的身份——独立歌手。双重的身份、不同的领域里,塞宁在冥想国度里将这家“珍珠饭店”,用文字与音符描绘到现实生活中。 《珍珠饭店》这张EP是塞宁的首张个人专辑,联同着其在5月18日出版的同名小说,随书赠送。有位行内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第一次看完这本小说的感觉,“一部情节舒缓清新,画面干净漂亮的艺术电影,没有冗长的叙述、没有无用的包袱、没有牵强的呼应……叫人忍不住从座位上站起,鼓掌、激动不已。” 《珍珠饭店》是一部文字的“艺术电影”,《珍珠饭店》是一张近乎完美的电影原声带。专辑里收录的五首作品,均由塞宁包办作词工作、由电子音乐人王璐担任创作者和制作人。除了《珍珠饭店》外,其它四首作品的名字,均以小说里的四个角色的名字来命。 专辑的开首之作《珍珠饭店》的 Intro,用 bri pop 音乐和念白结合的方式,为整张专辑做了引子。亦为整个故事的结构与人物,作了一个很鲜明的引子,“跟着屏幕里的女子欢乐,跟着屏幕里的男子放荡,这座被人用假想搭建出来的城,这个名叫珍珠的电影院,这些个没有出口的你们。” ★ About《轻微》 悠然的节奏中,包含着些许的惆怅、苍凉的意味,是笔者第一次听到《轻微》的感觉。Folk Pop 风格的欢乐旋律氛围里,一把感觉带有些许童真的声音,因“再见”而引发出的思念而痛的故事。 有些东西的消失,会预告;有些时候,我们有缘在告别前,悄悄地说一声“再见”。又有一些事情,它或他或她的消失,会静悄悄得那般的无声无色;乃至,在某些事情上,我们因无法道出一声“再见”,而耐久、后悔。 “再见”,究竟是“再次看见”的,还是“再不要看见”的意思呢?两个矛盾的意义,重叠在两个同意样的字眼上。就如小说里那个有点矛盾的主角“轻微”那样,格桑想跟自己的记忆说“再不要看见”,却又想在自己身上再见到死去的轻微。“记忆是不会飘散的,我试图渐渐忘掉他,你真的不会回来吗,不能再和你说句 sayounala”,深刻地刻画出了轻微那种,因“再见”而留下的说不清、道不完的遗憾。 ★ About《马格丽特》 一个抑郁的女导演马格丽特,一首 Acid Jazz 风格的歌曲。哀怨的爵士节奏,从歌词、氛围,将马格丽特神经质描绘出来。渴望被爱被安抚又害怕伤害到别人的她,显得有那么一点点的矛盾;回忆在她的心底,永远都难以磨灭,以至她不顾一切地将自己寄居在那个国度。“margret 啊 灭掉离开这里的念头,留下吧 点点头,margret 啊 不要这样迷失人群呐,旋转啊 不要离开这木马。” 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的中段出现的那一阵弦乐的演奏,实在出彩;凌乱的音符间,更突显出人物本身与内心挣扎与斗争。 ★ About《蕾丝边》 未听这首歌曲前,很难去想象,为什么会将蕾丝边放荡与爱私奔的性格,融合到 Indie-Pop 的曲风中去。清淡的吉他伴奏中,夹杂着凌乱的敲打鼓声、DJ 摔碟声效,塞宁嬉戏般的歌唱,正好营造出这么一种蕾丝边的玩世不恭的意识。 ★ About《塞宁》 每当见到这个歌名,或是看到小说里出现这么一个名字的时候,笔者都会有一种想笑的冲动。塞宁是塞宁笔下的一个角色,《塞宁》是塞宁演唱的一首歌曲。散漫的、慵懒的、缓慢的 Chill Out 曲风,引申出来的是,那个故事中背着吉他、剃平头游走在人群之中的三流歌手——塞宁。 但,要说明的一点是,故事里的的塞宁,并不现实生活中的她。毕竟,笔者认识的那位塞宁,是一位对音乐执着、充满了诚意、敢于尝试的一位女歌手。从她这张专辑的,五首风格各异的歌曲,从她花了一年时间去做五首歌;相对于现在的很多歌手,那些几个月、30天做出一张专辑的情况来说,都证明了笔者刚才所说的话。 短短的五首歌曲的时间过后,留下的或者会是五天、五个月、五年的回味;聆听歌曲诠释出来的人物故事,回味故事中的个性人物。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轻微,慢慢地流淌入耳,从脑海、思绪,知道故事的高潮时那内心涌起的动荡。就如,春天里洒落在青草地上的毛毛细雨,轻微的力度显得那般的隐约;但,又从落地的那一刻开始,进入泥土、草根,直到水因子贯穿青草的每一部分。回味过后,留给人的只会是份,惊讶于微乎其微的力度所引发出的精彩。 ⊙关于塞宁 塞宁,生于1983年,天津人现居北京,喜欢 INDIE POP 和废名先生的书。2003年小说集《和妖精嘴对嘴》出版,2004年11月获“青年文学新人奖”,2005年3月长篇小说《珍珠饭店》入围“春天文学奖”。 01 珍珠饭店 词:塞宁曲,编:王璐 02 马格丽特 词:塞宁曲,编:王璐 03 轻微 词:塞宁曲,编:王璐 04 塞宁 词:塞宁,轻微曲,编:王璐 05 蕾丝边 词:塞宁曲,编:王璐

风格 0
Alias 珍珠饭店
Extra 珍珠饭店
Name 珍珠饭店
原始名称 珍珠饭店
发行时间 2005-05-01
唱片公司 中国青年出版社
歌手 塞宁
类别 录音室专辑
语言 国语
收藏数
  • 147
  • 209
  • 精选上位词
  • 专辑
  • 塞宁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