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

热度:466

简介

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上位词 正体
作品出处 全宋词
作者 苏轼
创作年代 北宋
别名 浣溪沙
原始名称 浣沙溪
文学体裁 宋词
精选上位词
  • 全宋词
  • 宋词
  • 苏轼的诗词
  • 诗词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