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散原
热度:790

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 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 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主要成就 维新四公子之一筹建南浔铁路“同光体”诗派代表
代表作品 匡庐山居诗
出生地 江西九江义宁
出生日期 1853-10-23
别名 陈散原
原名 陈三立
女儿 陈新午
伯严
年龄 83
朝代 清末民初
民族 汉族
父亲 陈宝箴
父母 陈宝箴
等价别名 陈散原
精选上位词 人物
精选别名 陈散原
著作 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
逝世日期 1937-09-14
Extra
  • 散原
  • 陈三立
  • 上位词
  • 人物
  • 代表人物
  • 历史学家
  • 国学大师
  • 维新派
  • 著名画家
  • 重要人物
  • 原始名称
  • 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 陈三立
  • 字号
  • 号散原
  • 字伯严
  • 弟弟
  • 陈三畏
  • 陈寅恪
  • 诗词
  • 次韵倦知同年感事
  • 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
  • 林诒书自京师至携登扫叶楼
  • 春尽日偶成
  • 卞薇阁索题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灯图
  • 愔仲居杭有诗见怀依韵却寄
  • 段伯平乞题戎服小像
  • 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
  • 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
  • 石齐逸诗遗墨册闽人林研忱乞题
  • 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
  • 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
  • 庸庵寄示重九海楼宴集之作适是夕饮仁先湖上
  • 三月三日鹤亭自丹徒至携同宗武公乔布臧及苍
  • 携家观农事实验场还憩邻校六朝松下
  • 次和伯夔独游徐园看菊
  • 为张仲照丈题梁公约画松
  •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 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
  • 庸庵同年寄示新篇且将以我辈最近所唱和各写
  • 题松月居士印集
  • 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
  • 清明抵西山上冢
  • 胡宗武琴初之母汪太夫人六十寿诗
  • 次韵答伯夔送太夷北行
  • 鸡鸣寺倚楼作
  • 楼望次韵呈闲止翁
  • 暮春过宗武
  • 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
  • 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
  • 用韵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为说鬼故有末句
  • 开岁四日黄秋岳自沪至雪中登六和塔归过我即
  • 病山成亡姬兰婴小传题其后
  • 送刘幼云
  • 游西溪秋雪庵看芦花用倦知庸庵闲止唱酬韵
  • 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
  • 初秋夕咏怀次和宗武
  • 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
  • 再用前韵写苍虬宅也饮余兴
  • 唤船至长头岘
  • 题陈叔通百梅书屋图
  • 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
  • 庸庵寄示重九海b集之作适是夕饮仁先湖上
  • 次和答蒿叟三首次韵庸庵同年寄怀
  • 次和倦知翁近感
  • 人日宗武宅宴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
  • 配偶
  • 原配罗氏
  • 继配俞明诗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