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城位于景德镇市郊,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 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浮梁古城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 浮梁古城内有全国唯一的五品古县衙和宋代佛塔——红塔;浮梁古城有气势宏伟的古城门楼、浮梁古城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纪录的千年瓷坛;曲径通幽的千年古井;体现陶瓷文化的精品陶瓷馆魁星阁;在建的宝积寺和韵琴湖等。 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梁的历史可追索到东晋的新昌,公元742年(唐朝天宝元年),新昌改名为浮梁。公元816年(唐朝元和11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今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县衙屡毁屡建。现存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规模宏伟,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衙院内宽敞空旷,古木参天,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 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是因为浮梁的知县是官居五品,浮梁地处皖、浙、赣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公元961年(北宋初年),距今已有1040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称“江西第一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575年(明代万历三年)重修过一次。由于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因此,根据先有寺庙后有塔可判断出此塔的目的是为传播佛教,即为一座佛塔,佛名为“大圣宝塔”,且它还已载入中国七十二座古塔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