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格林卡

热度:123

简介

苏联电影《作曲家格林卡》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52年出品,由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译制。该片由Г·阿列克山大洛夫、П·阿尔曼德执导,В·斯密尔诺夫、П·杜拉索夫、Л·奥尔洛娃、T·维村、К·纳索诺夫、И·里道夫金等领衔主演。 影片叙述了俄国伟大的作曲家米哈伊尔·格林卡自1828年起,在沙皇尼古拉一世黑暗的统治下的创作活动。由于格林卡不断地战斗并与人民密切联系,因而创作出富有民族形式的音乐,给俄国音乐开辟了一条宽阔、胜利的道路,为俄国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础,被人民尊敬的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影片还表现了格林卡与俄国伟大的艺术家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作家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之间的亲密友谊。

上映时间 1952
中文名 作曲家格林卡
出品公司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 1952-00-00
原始名称 作曲家格林卡
国家 苏联
地区 俄罗斯
外文名 Композитор Глинка
对白语言 俄语
年份 1952
片长 105min
画面 彩色
类别 电影
精选上位词 电影
编剧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英文名 composer glinka
语言 俄语
豆瓣短评数量 8
豆瓣长评作者 she|@|当里个当~
豆瓣长评数量 2
豆瓣长评时间 2013-05-29
豆瓣长评标题 爱国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不盲目
豆瓣长评赞数 |@| 1
Extra
  • 1953年
  • 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
  • 作曲家格林卡
  • 上映地区
  • 中国大陆
  • 俄罗斯
  • 主演
  • boris smirnov
  • lev durasov
  • t·维村
  • v· savelyev
  • В·斯密尔诺夫
  • И·里道夫金
  • К·纳索诺夫
  • Л·奥尔洛娃
  • П·杜拉索夫
  •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 别名
  • composer glinka
  • kompozitor glinka
  • 剧情

    影片叙述了俄国伟大的作曲家格林卡自1828年起,在沙皇尼古拉一世黑暗的统治下的创作活动。由于格林卡不断的战斗并与人民密切联系,因而创作出富有民族形式的音乐,给俄国音乐开辟了一条宽阔胜利的道路。为俄国民族音乐奠下巩固的基础。被人民尊敬的称为俄国音乐之父。影片还表现了格林卡与俄国当代伟大的艺术家诗人普希金,作家果戈里之间的亲密友谊。

    子类型
  • 传记
  • 剧情
  • 音乐
  • 导演
  • grigori aleksandrov
  • Г·阿列克山大洛夫
  • П·阿尔曼德
  •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 演员
  • boris smirnov
  • lev durasov
  • t·维村
  • v· savelyev
  • В·斯密尔诺夫
  • И·里道夫金
  • К·纳索诺夫
  • Л·奥尔洛娃
  • П·杜拉索夫
  • berta vinogradova
  • vladimir savelev
  •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 评论
  • mannialanck@@@@@7。给格林卡,给里赫特
  • novich@@@@@斯大林时代的产品,不计工本之作。从情节到音乐场景衔接转换都做得非常精巧,但却有股浓烈的宣传品味道,虽然作为宣传的电影亦有杰作范本,但全片将作曲家的艺术创作降格为一个民族理念的传声筒,未免就令人生厌,且为宣传目的,刻意搬弄史实,犹如联共布党史和真实历史的差距。
  • she@@@@@一部比较闷的片子,但是也有一些亮点。
  • 当里个当~@@@@@让人感动也让人反思,汲取众长,开拓创新,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能创新出自己的特色,这才是高尚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李赫特好帅!!
  • 豆瓣短评
  • Christi-ane@@@2011-06-07@@@0@@@Richter's Franz. Richter's Franz 三颗星给演员,一颗星给弹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里赫特。
  • Mannialanck@@@2011-06-25@@@0@@@7。给格林卡,给里赫特
  • novich@@@2013-06-07@@@1@@@斯大林时代的产品,不计工本之作。从情节到音乐场景衔接转换都做得非常精巧,但却有股浓烈的宣传品味道,虽然作为宣传的电影亦有杰作范本,但全片将作曲家的艺术创作降格为一个民族理念的传声筒,未免就令人生厌,且为宣传目的,刻意搬弄史实,犹如联共布党史和真实历史的差距。
  • 阳货@@@2017-01-20@@@0@@@就是想看一眼里赫特
  • 豆瓣长评

    当里个当~@@@2013-04-25 23:55:28@@@不盲目@@@1@@@天朗气清的下午,看了《作曲家格林卡》,心中很感动,自认一直是非常爱国的,但是不知是对身边环境中“以爱国表达为尴尬”概念的屈从,还是自己本身的羞于表达,一直没有把爱国情感淋漓地表达出来过,但是每每读到,朗诵到中外爱国诗歌时,心中的澎湃只有自己知道。如今许多中...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893327/@@@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40227178-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