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吻

热度:460

简介

唇吻,古汉语中比喻议论、口才。唇吻是轻吻,也叫干吻,属于接吻的第二步骤。语出:(1).指口;嘴。汉 王充 《论衡·率性》:“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

” 章炳麟 《文学说例》:“等是人言,出诸唇吻,而据实而书,不更润色者,则曰口说。” 丁玲 《水》:“﹝男人们﹞惨厉的叫起来了……是在死的唇吻中发出的求援的呼号。” (2).比喻议论、口才。唐 柳宗元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中间因缘,陷在危邦,与时偃仰,不废其道,而为见忌嫉者横致唇吻。”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爰自 神农氏 ,下至尧、舜、禹、汤、文、武 ,亡弗诋诃,而 仲尼 当时,特巍然为仁义礼乐之宗,故尤极意讪讥,恣其唇吻。”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

上位词 轻吻
中文名 唇吻
原始名称 唇吻
来源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
精选上位词 字词
读音 chún wěn
释义
  • 口才。
  • 比喻议论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