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腔

热度:456

简介

罗罗腔是一种流行于山西省 大同地区及河北部分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

中文名 罗罗腔
原始名称 罗罗腔
Extra
  • 于清代乾隆年间
  • 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
  • 清末至民国时期
  • 罗罗腔
  • 上位词
  • 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 剧种
  • 戏剧
  • 戏曲剧种之一
  • 曲艺
  • 汉族戏曲剧种
  • 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 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
  • 精选上位词
  • 传统戏曲剧种
  • 戏曲剧种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