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

佛朗 艺术搪瓷
热度:647

简介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简化为拂菻。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 珐琅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其中掐丝珐琅器就是俗称的“景泰蓝”,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故有景泰蓝之称 。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中国,广州生产的珐琅俗称“广珐琅”,是朝廷的贡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画珐琅 ,透明珐琅器也以广州出产的最为著名。

中文名 珐琅
原始名称 珐琅
注音 ㄈㄚˋ ㄌㄤˊ
近义词 搪瓷
上位词
  • 一外来语的音译词
  • 彩瓷器
  • 精品
  • 词语
  • 音译词
  • 别名
  • 佛朗
  • 法蓝
  • 精选上位词
  • 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 外来语音译词
  • 字词
  • 彩瓷器
  • 瓷器
  • 精选别名
  • 佛朗
  • 艺术搪瓷
  • 绰号
  • 佛朗
  • 景泰蓝
  • 法蓝
  • 艺术搪瓷
  • 读音
  • fà láng
  • ㄈㄚˋ ㄌㄤˊ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