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布列松之路

热度:471

简介

这部以bresson的电影风格为主题的记录片,是对这位法国银幕书写者的一次献礼。在他极度克制的作者电影里,感性的个体(有时是动物),他们无力的不断尝试着在这个痛苦的世界里的生存。记录片以明确的主题分为数个段落:“电影” “理论”。

上位词 对这位法国银幕书写者的一次献礼
上映地区 鹿特丹电影节
上映时间 1984-02
中文名 通往布列松之路
原始名称 通往布列松之路
国家 荷兰
地区 荷兰
外文名 de weg naar bresson
子类型 纪录片
年份 1984
片长 56分钟
类别 电影
英文名 de weg naar bresson
豆瓣短评数量 302
豆瓣评分 8.5
豆瓣评论人数 938
豆瓣长评数量 5
豆瓣长评时间 2019-01-30
豆瓣长评赞数 4 |@| 3 |@| 1 |@| 3 |@| 1
别名
  • the road to bresson
  • 通往布莱松之路
  • 剧情

    这部以bresson的电影风格为主题的记录片,是对这位法国银幕书写者的一次献礼。在他极度克制的作者电影里,感性的个体(有时是动物),他们无力的不断尝试着在这个痛苦的世界里的生存。记录片以明确的主题分为数个段落:“电影” “理论”。这些主题由bresson,tarkovsky,malle,schrader(作家,著有上述三位导演的学术论本)的访谈片段拼示而出。 学识与体验展示在这些话语间,而54分钟的长度对这位伟大导演而言未免过短了。

    导演
  • jurriën rood/leo de boer
  • 朱里恩·罗德
  • 莱奥·代·波尔
  • 精选上位词
  • 80年代电影
  • 电影
  • 评论
  • tata@@@@@纪录片
  • 哲别@@@@@谁试图成为他,或仅仅是想,都是在成为僵尸。——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察觉都完备,而不是某一种类型的察觉,即使是真正的察觉。——与其说某个观众不理解这种风格,不如说那个观众本身就缺乏自视。
  • 桃子@@@@@真是个骄傲老头!///很受启发。///“我认为要像布列松那样制作电影实在是太难了。他把电影制作得如此简单,像一份简洁的菜谱。而当我们试着照做,却总是味道不对。”“在所有追求简约和深度的艺术家中,他是少数真正在作品中达到这两点的其中一人。”
  • 汪金卫@@@@@《死囚越狱》cc版碟片里附带花絮中的纪录片。包括导演对布列松电影的分析,塔可夫斯基、保罗施拉德和路易马勒对布列松的评价、布列松访谈。最珍贵的是片尾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上,奥森威尔斯为布列松和塔可夫斯基二人颁最佳导演奖视频。56分钟实在是太短。大部分都是纪录片制作者的一面之辞。
  • 荒人狗@@@@@摄影课
  • 语言
  • 法语
  • 英语
  • 荷兰语
  • 豆瓣短评
  • 汪金卫@@@2015-02-01@@@2@@@《死囚越狱》CC版碟片里附带花絮中的纪录片。包括导演对布列松电影的分析,塔可夫斯基、保罗施拉德和路易马勒对布列松的评价、布列松访谈。最珍贵的是片尾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上,奥森威尔斯为布列松和塔可夫斯基二人颁最佳导演奖视频。56分钟实在是太短。大部分都是纪录片制作者的一面之辞。
  • 生·人@@@2011-09-27@@@2@@@布列松是凌驾于人世的神
  • 蓝田@@@2013-07-19@@@0@@@前期向往自由,后期只有死亡。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言,他是唯一一个同时能将简约和深刻发挥到极致的导演。
  • 追风少年@@@2011-03-05@@@1@@@布老,受我一拜!
  • 陆支羽@@@2010-02-12@@@26@@@本片拍摄于1983年,正值戛纳电影节之际,是年布列松的《金钱》与老塔的《乡愁》共同荣膺了最佳导演。看到布列松和老塔同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热泪纵横。
  • 豆瓣长评
  • 12@@@2018-07-04 21:15:04@@@甩金句狂人——一段摘录@@@3@@@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你们难于理解,带有清晰色彩的悲观。清晰是不同于悲观的,道德没有灰暗。希腊人很悲情吗?对于我,似乎清晰多于悲观。我只是记录我看到的。我发现从今天去解决另一个时代的问题很难,而清晰多余悲观是好的。 寻求美和纯,绝不矛盾,我没有看出任何的矛盾。但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美...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86649/@@@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3512931-140.jpg
  • Barry@@@2019-05-12 21:21:11@@@“演员之死”——论罗伯特·布列松的“模特说”表演哲学@@@1@@@绪论 远古时期,人类便有了表演,古人彼时尚无多想,“表演”的效用据称是为捕猎——装扮成猎物的模样,易接近,并保护自身不被觉察。现代意义的戏剧源于古希腊,戏剧表演亦由古希腊始。每年春季,古希腊人兴办酒神节,宴饮狂欢,以祭奉酒神,庆祝丰收,庆典有专事歌舞者组为...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76223/@@@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138665580-3.jpg
  • 彭慧明@@@2017-07-02 00:43:15@@@什么都没说却胜过一切言语@@@1@@@最后的戛纳颁奖礼 震撼人心 获得最佳导演后 颁奖人示意布列松发表获奖感言 他摇头拒绝了 然后转身离去 但他并没有径直下台 而是搂着同获最佳导演奖的塔可夫斯基向台下微笑致意后才离开 他虽然没有发言 但这个行为却胜于一切语言 就像他的电影一样 极致的简洁 但那简洁与留白背...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38227/@@@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53293163-9.jpg
  • 柯里昂阁下@@@2019-01-30 23:53:00@@@通往布列松@@@4@@@镜头——只需要表现出需要的,紧要部分。 “让自己适应于无意义的景象(无关紧要的)” “当你只给出部分,教观众想象出全部,给他们空间想象,让他们想要去想。” 表演——布列松的电影里没有传统的表演风格,即使是那些最具情绪的部分,也是用单调的语言及空白的面部表情来述...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28051/@@@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96758842-2.jpg
  • 苏醒 Nostalgia@@@2017-08-06 22:41:40@@@大师之言,寥寥足以@@@3@@@布列松以司汤达:其他艺术教会我写作的艺术。为引用送给后辈的电影创作者。 作为一个导演绝非是某一门类的艺术家,电影之所以迷人它是纵横融合的艺术,一个导演的视听美学品味全在电影里展现出来(比如侯麦的色彩美学,小说文学的影像具现,比如多兰的听歌口味) 模特。模特反... (展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30130/@@@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52460978-10.jpg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