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血热

热度:339

简介

新疆出血热(xhf)是发生在我国新疆地区是由病毒引起、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蜱媒出血热、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克里米亚出血热、克里木-刚果出血热。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为特征。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为多,发病与放牧有关。疫区人群有隐性感染、发病后第6日出现中和抗体,两周达高峰,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本病流行季节为3~6月份,4~5月份为高峰,呈散发流行。

传播途径 蜱传播
传染方式 虫煤传播
原始名称 新疆出血热
外文名 crimean hemorrhagic fever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常用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
并发疾病 低血糖症 高血压
患病比例 0.01%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1-2周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类别 疾病名称
英文名 crimean hemorrhagic fever
上位词
  • 疾病
  •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别名
  • 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
  • 暂无相关资料
  • 常用药品
  • 藻酸双酯钠片 转移因子胶囊
  • 益康药业 藻酸双酯钠注射液
  • 常见病因
  • 内罗病毒属
  • 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
  • 常见症状
  • 口渴
  • 呕吐
  • 头痛
  • 寒战
  • 腰痛
  • 高热
  • 黏膜和皮肤有出血点
  • 症状表现
  • 身痛 少尿
  • 身痛
  • 精选上位词
  • 传染病
  • 传染科疾病
  • 疾病
  • 科学百科中医药分类
  •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