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尾鹱

puffinus pacificus
热度:301

简介

曳尾鹱(学名:Puffinus pacificus)为鹱形目鹱科下的一种中型海鸟, 体长39-43cm。嘴较细长,鼻管短,翅尖长,尾呈楔形,亦较长。体羽有两种色型,一种暗色型全身为黑褐色,嘴黑灰色,脚粉红色,飞行时翼下褐色,外缘黑褐色;淡色型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嘴淡粉红色,先端黑色,飞行时翼下白色,外缘黑褐色。区别于白额鹱体型较小,头顶无白色;暗色型全身都为黑褐色,易区别。

曳尾鹱飞行高度低,偶尔身子两侧倾斜而向下俯冲,常紧贴水面滑翔以至向下扑翼时翼尖触及水面。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分布于台湾。多见于远洋的岛屿,产卵于洞穴中。物种模式产地在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2012年8月,台风“海葵”将曳尾鹱迷鸟吹到上海,为上海的鸟类新记录。中国大陆曾于1916年第一次在福州看到曳尾鹱。台湾和香港也有曳尾鹱的目击记录。

中文学名 曳尾鹱
二名法 puffinus pacificus
原始名称 曳尾鹱
外文名 wedge-tailed shearwater
剪水鹱属
拉丁学名 puffinus pacificus gmelin
动物界
鹱形目
曳尾鹱
鹱科
精选别名 puffinus pacificus
鸟纲
脊索动物门
Extra
  • 1789
  • 17890000
  • gmelin
  • 曳尾鹱
  • 分布区域
  • 印度洋
  • 太平洋
  • 别名
  • 楔尾鹱
  • 长尾水剃鸟
  • 长尾水鸟
  • 精选上位词
  • 中型海鸟
  • 剪水鹱属的动物
  • 动物
  • 印度洋的动物
  • 曳尾鹱的动物
  • 脊索动物门的动物
  • 鸟纲的动物
  • 鹱形目的动物
  • 鹱科的动物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