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髓质坏死

热度:200

简介

肾髓质坏死又称肾乳头坏死(rpn)、坏死性乳头炎,其本质是肾乳头及其邻近的肾髓质发生缺血性坏死,本病可发生在多种疾病,主要是引起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的疾病,这些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时肾脏内髓带病变常较严重,其基本病变是肾脏血循环受损,引起一个或多个肾椎体远端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坏死。1877年由vonfriedreich首先报道,常有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并与严重的细菌性肾间质感染有关。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原始名称 肾髓质坏死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内科 肾内科
常用检查 尿常规
常用药品 呋塞米片 氢氯噻嗪片
并发疾病 尿毒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病比例 0.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愈率 20%
治疗周期 30天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症状表现 多尿 高热
类别 疾病名称
别名
  • 坏死性乳头炎
  • 肾乳头坏死
  • 外文名

    medullary necrosis of kidney

    常见病因
  • 梗阻性肾病
  • 滥用镇痛药等
  • 糖尿病
  • 肾盂肾炎
  • 常见症状
  • 休克和肾区叩痛等
  • 高热
  • 精选上位词
  • 内科 肾内科疾病
  • 内科疾病
  • 疾病
  • 科学百科疾病症状分类
  • 英文名

    medullary necrosis of kidney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