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龙

手腕蜥蜴
热度:549

简介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一头25米长的成年腕龙,能把脑袋抬到距离地面13米的位置,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曾经古生物学家在计算腕龙的体重时,犯了一个错误,导致腕龙的体重成倍地增加,达到惊人的80吨。事实上,最新研究表明腕龙体重仅有20到30吨。

腕龙的颈部由13块巨大的颈椎骨连接而成,长度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和梁龙一样,人们也曾认为腕龙的脖子可以向上90度垂直抬起,但较新研究表明它们只能抬到50度左右。不过,腕龙的骨骼结构能支持它们长时间抬头,“标准姿势”就是头颈斜向上抬起,不像梁龙的头颈平时都是向前平伸的。

不光是脖子,腕龙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脚类恐龙都是后肢比前肢发达,腕龙却是前肢更长,从前脚掌到肩膀足有6米!腕龙的拉丁文学名,意思就是“前臂蜥蜴”,中文又将前臂译作了“腕”。从尾巴、臀部、肩膀到脖子,腕龙的身体如同一道逐渐升高的斜坡,脑袋高高悬在半空中,傲视着脚下的大地。由于后肢和尾巴比较短,腕龙没法像梁龙一样用后肢站立—其实也不需要,它们凭借高昂的头颈,只要4条腿稳稳站在地面上,就能吃到高处的植物。

中文学名 腕龙
亚目 蜥脚形亚目
亚种 波塞东龙
亚纲 双孔亚纲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分布区域 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和坦桑尼亚
别名 手腕蜥蜴
原始名称 腕龙
实体注释 恐龙
腕龙属
拉丁学名 brachiosaurus
动物界
蜥臀目
腕龙科
精选别名 手腕蜥蜴
蜥形纲
脊索动物门
Extra
  • 侏罗纪晚期
  • 已灭绝
  • 腕龙
  • 草食性恐龙
  • 上位词
  • 一属恐龙
  • 动物
  • 动物之一
  • 古生物
  • 恐龙
  • 恐龙之一
  • 特征
  • 生物
  • 生物物种
  • 白垩纪
  • 草食性恐龙
  • 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
  • 蜥蜴
  • 过渡物种
  • 近亲
  • 长颈巨龙
  • 高胸腕龙
  • 精选上位词
  • 一属恐龙
  • 动物
  • 恐龙
  • 科学百科地球科学分类
  • 科学百科生命科学分类
  • 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和坦桑尼亚的动物
  • 脊索动物门的动物
  • 腕龙属的动物
  • 腕龙科的动物
  • 蜥形纲的动物
  • 蜥臀目的动物
  • 高胸腕龙的动物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