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病

脑型血吸虫病
热度:415

简介

脑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在脑组织中沉积所引起的虫卵性肉芽肿和炎性反应。一般认为主要来源于肺部病灶。虫卵沉积的脑组织发生脑软化,肉芽肿形成周围脑水肿。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均多见于年轻人。急性型多在感染后6个月左右发病,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发热、意识障碍、瘫痪、抽搐及腱反射亢进、脑膜刺激症、锥体束征等。慢性型多见于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以局限性癫痫多见,也有患者以颅内压增高伴定位体征为主要表现。

传播途径 粪-口或直接接触传播
传染性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别名 脑型血吸虫病
原始名称 脑血吸虫病
多发群体 年轻人
就诊科室 外科 神经外科
常用检查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
常用药品 马洛替酯片 吡喹酮片
并发疾病 癫痫 昏迷
患病比例 0.005%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治愈率 81%
治疗周期 60天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类别 疾病名称
精选别名 脑型血吸虫病
上位词
  • 疾病
  • 虫卵性肉芽肿和炎性反应
  • 常见病因
  • 脊椎静脉系统或颅内静脉窦进入颅内而致
  • 血吸虫卵经体循环
  • 常见症状
  • 急性型发热
  • 意识障碍
  • 抽搐及腱反射亢进
  • 瘫痪
  • 脑膜刺激症
  • 锥体束征;慢性型癫痫发作
  • 颅内压增高
  • 症状表现
  • 腹泻 肝脾肿大
  • 假结核结节
  • 精选上位词
  • 外科 神经外科疾病
  • 外科疾病
  • 疾病
  • 科学百科疾病症状分类
  • 虫卵性肉芽肿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