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或鼻翼出现带状疱疹

热度:287

简介

眼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可合并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视神经炎、眼肌麻痹等。其中60%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造成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近来有逐渐增多的倾向,值得警惕。角膜炎的发生多在皮疹出现以后发生,尤其是鼻尖或鼻翼出现带状疱疹,为鼻睫状支神经受侵犯的征兆,随后必发生角膜炎与虹膜炎。

原始名称 鼻尖或鼻翼出现带状疱疹
精选上位词 症状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水痘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and herpes zoster virus,VZV)为同一种病毒。机体免疫状态不同可导致水痘或带状疱疹两种疾病。机体初次感染VZV后,病毒潜伏于1个或多个脊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或脑感觉神经节的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活化,沿感觉神经纤维下行至皮肤,在某一感觉神经与眼的区域增殖,发生带状疱疹,以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区域最多见。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复发感染所致,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中。当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在其他外界刺激诱导下,病毒即被激活、繁殖而发病。有免疫缺陷的病人,例如艾滋病患者、细胞移植患者,以及有癌症病史、近期手术史、外伤史患者,也容易使潜伏在机体内的VZV复发感染。  (二)发病机制  是下列某一种因素或共同作用的结果:  1.病毒对角膜的直接侵犯。  2.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  3.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4.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发生继发性改变。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