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

热度:495

简介

白字戏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白字戏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汕尾市海陆丰与汕尾话、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音乐等传统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汕尾市三稀有剧种之一。

白字戏曲剧种,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并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 南地方戏)、潮州白字(今称潮剧)和南下白字没有“啊咿嗳”衬词拉腔,跟(汕尾白字戏)有所差别。

白字戏流行于广东汕尾市 ,及惠东的小部分地区。早年白字戏如与正字戏同地演出,正字戏必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则正字戏在前半夜,白字戏在后半夜,称为“半夜反”;民间并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它与梨园戏在剧目、唱腔、语言上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潮剧,两者方言不同,唱法不同,从音乐上都有所不同,海陆丰白字戏是用当地的福佬方言(汕尾方言演唱),汕尾市海陆丰地区方言只是跟潮汕方言都是来自闽南系。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白字戏
原始名称 白字戏
地理标志 广东省汕尾市
申报地区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Ⅳ-74
非遗级别 国家级
上位词
  • 传统剧目
  • 传统戏剧-非遗
  • 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 剧目
  • 剧种
  • 国家级-非遗
  • 地方戏
  • 戏剧
  • 曲艺
  • 梨园戏
  • 非遗-非遗
  • 批准日期
  • 2006
  • 2006年5月20日
  • 流行地区
  • 惠东县
  • 汕尾市全市
  • 精选上位词
  • 传统戏剧-非遗
  • 国家级-非遗
  • 戏曲剧种
  • 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