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鲍

九子螺
热度:379

简介

杂色鲍(九孔鲍)体外有一坚厚的贝壳,呈椭圆形。螺旋部极小,螺层3个,缝合线浅;体螺层极宽大,几占贝壳全部;壳顶钝,略高于体螺层的壳面我国东南沿海有分布,以海南岛及广东的囱州岛产量较多,产期多在秋季。不少地方已进行人工养殖。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 ~9cm ,宽5 ~6cm ,高约 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 6~ 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 无臭,味微咸。

中文学名 杂色鲍
亚目 盾腮亚目
亚纲 前腮亚纲
分布区域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原始名称 杂色鲍
拉丁学名 haliotis diversicolor
动物界
原始腹足目
鲍科
精选别名 九子螺
腹足纲
软体动物门
别名
  • 九子螺
  • 九孔鲍
  • 精选上位词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动物
  • 中国水产学会
  • 动物
  • 原始腹足目的动物
  • 科学百科农业科学分类
  • 腹足纲的动物
  • 软体动物门的动物
  • 鲍科的动物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