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

客家音乐 汉乐
热度:479

简介

广东汉乐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古乐,在与当地的民间 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经历代演变发展而成,现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就是世代相传的旧有乐谱。广东汉乐大体包括:丝弦音乐(旧称儒乐或清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和庙堂音乐五大类,广泛流传于广东梅州、深圳、韶关、惠阳和福建闽西、江西赣南、台湾等客家地区及海内外华侨的客家人中,其中又以素称广东汉乐之乡的梅州市为代表。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客都女子广东汉乐团等是汉乐传承的主要机构。

2004年,梅州市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2011年广东汉乐演奏先后亮相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让广大市民领略到古老的广东汉乐的艺术风采。

2012年10月,在2012CCTV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间器乐组合总决赛上,由广东汉剧院9名乐手组成的广东汉剧院乐团,以一首广东汉乐《翠子登潭》夺得传统民乐组合第一名,中州古乐的迷人风采瞬时在京城和全国 亿万 观众 面前大放光芒。

中文名 广东汉乐
原始名称 广东汉乐
地理标志 广东
申报地区 广东省梅州市
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 Ⅱ-51
非遗级别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Extra
  • 2006年
  • 广东汉乐
  • 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
  • 上位词
  • 一种中国古乐
  • 一种汉族古乐
  • 中原古乐
  • 乐器
  • 乐种之一
  • 传统音乐-非遗
  • 国家级-非遗
  • 娱乐作品
  • 娱乐术语
  • 客家
  • 非遗-非遗
  • 音乐
  • 别名
  • 中州古调
  • 国乐
  • 客家音乐
  • 流传地区
  • 惠阳地区
  • 梅州地区
  • 韶关地区
  • 精选上位词
  • 传统音乐-非遗
  • 国家级-非遗
  • 术语
  • 精选别名
  • 客家音乐
  • 汉乐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