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技术

热度:448

简介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及细胞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的gall等(1969)首先用爪蟾核糖体基因探针与其卵母细胞杂交,将该基因进行定位,与此同时buongiorno—nardelli和amaldi等(1970)相继利用同位素标记 核酸探针进行了细胞或组织的基因定位,从而创造了原位杂交技术。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为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中文名 原位杂交技术
原始名称 原位杂交技术
原理 核酸分子单链之间互补的碱基序列
Extra
  • 20世纪60年代
  • 原位杂交技术
  • 外文名
  • in situ hybridization
  • ish
  • 精选上位词
  • 医学术语
  • 术语
  • 英文名
  • in situ hybridization
  • ish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