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洛蒙

pheromone 佛罗蒙 佛裸蒙 信息素 外激素 福罗蒙
热度:632

简介

信息素,也称做外激素,指的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物种的其他个体通过嗅觉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觉,使后者表现出某种行为,情绪,心理或生理机制改变的物质。它具有通讯功能。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证明有信息素的存在。1959年发表雌蚕蛾会分泌性信息素,是科学界首次证明了性信息素是存在的。信息素一词源于希腊文的“φέρω”(意指“我携带”)与“ὁρμή”(意指“刺激”),合起来意思是“我携带刺激物”的意思。

信息素一词是于1959年,由科学家彼得·卡森(Peter Karlson)与马林·路丘(Martin Lüscher)共同提出的,用来形容动物利用化学分子传递讯息的沟通方式。1980年代,科学家大卫·白林纳(David Berliner)以及其科学团队首次探索人类是否也具有与昆虫及动物相同的神奇沟通能力。直到1991年,他的科学团队才在类固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上发表其研究成果:发现了可能的人类信息素雄二烯酮与雌四烯醇的存在,并发现人类信息素也具有男女的性别区分,对人类负责性行为与内分泌的下丘脑具有活化作用,自此开启了人类性信息素研究的序幕。2000年大卫·白林纳进行犁鼻器神经电位的检定以及对电生理的影响,确定只要极低剂量,约10皮克(10负11次方克)的人类信息素就可以启动犁鼻器的电位反应并造成生理现象的改变。

中文名 信息素
作用 传递生物信息
原始名称 信息素
外文名 pheromone
属性 一种神经激素
英文名 pheromone
Extra
  •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
  • 下丘脑
  • 什么是权威编辑查看编辑版本
  • 信息素
  • 上位词
  • 一种与性有关的荷尔蒙
  • 否在人类中存在及其重要性
  • 学科
  • 生物
  • 生物学
  • 生物物种
  • 科学
  • 科学界首次证明了性是存在的
  • 科技产品
  • 自然
  • 自然学科
  • 荷尔蒙
  • 别名
  • pheromone
  • 外激素
  • 精选上位词
  • 产品
  • 术语
  • 科学百科化学分类
  • 精选别名
  • pheromone
  • 佛罗蒙
  • 佛裸蒙
  • 外激素
  • 福罗蒙
  • 费洛蒙
  • 相关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