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

热度:507

简介

河豚毒,一种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分子式C11H17N3O8。无色棱柱状晶体。对热不稳定。难溶于水,可溶于弱酸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在低的pH值溶液中也不稳定。河豚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很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河豚毒素还有其他药理作用,是神经生理学和肌肉生理学研究的有用工具。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中文名 河豚
原始名称 河豚毒
外文名 puffer
特点 潜伏期很短
精选上位词 科学百科农业科学分类
英文名 puffer
Extra
  • na+通道的阻断剂
  • 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 河豚毒
  • 上位词
  • 医学
  • 医学人物
  • 有用工具
  • 自然学科
  • 相关实体